杂文月刊·第九期·三观问题
2024-10-24 13:10:3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三观问题

王俊良

由“三观问题”引发的“割席断交”事件,发生在东汉末年。据《世说新语》报道,管宁、华歆“二人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观”。就因为这两件事,管宁与华歆“割席断交”,宣布“子非吾友也”。

显然,造成管宁与华歆二人“割席断交”的原因,是对“片金”“轩冕”态度。金子可以让人过上想要的生活,吃山珍海味,穿绫罗绸缎,住金屋银屋,享尽人间一切物质享受;轩冕能给予人上人的感觉,满足人的精神欲望。态度不同,自然“子非吾友也”标准也不同。所谓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。

此“道”,即现代人所说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也就是每个人,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世界、人生和价值的看法和态度。比如,如何将失败歌颂为胜利,需要有与常人不同的三观。这方面,同治七年进士、累官至湖南巡抚的吴大澂颇有心得。

身为地方大员的吴大澂,面对晚清历道光、咸丰、光绪三朝五十多年,无战不败,败则赔款的现实,不是痛定思痛,想办法改革制度漏洞,反而为制度之弊涂脂抹粉。于是,将对外失败粉饰为对外“深仁厚泽,柔远有经”,把赔款改写成“中国战胜外夷,抚恤远人,恩威并用之至意”。

《清碑类钞》载,吴大澂将如此毁三观的文字,堂而皇之地在上海《申报》刊出。看到报纸的上海英法租界领事,立即质问清政府,“赔款约章俱在,何得肆为侮讦”?最终由上海道台,亲自到英法领事馆登门道歉,才未酿成由此引发的外交事件。

吴大澂真拎不清“赔款”与“抚恤”之间的界限吗?恰恰相反,正因其心里门儿清,才会有这些看似颟顸智短,实则卖乖邀宠行径。官场上,官员的一言一行都其来有自。三观问题,说到底是立场问题。1876年,郭嵩焘出任清朝驻英国公使。场面上,经学大师王闿运以好友身份,嘱其用孔老思想,为英夷“开其蔽误,告以圣道,然后教之以人世之大法”。

私下里,王闿运却嘲笑郭嵩焘“衔命至英吉利,实以马嘉理之死往彼谢罪,尤志士所不忍言也”。甚至,撰联咒骂“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,不容于尧舜之世;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,何必去父母之邦”!王闿运之呼,得到湖南士子之应,以至于出现了满朝文武,像躲瘟疫一样躲郭嵩焘。

三观囿于“夷夏大防”的王闿运,自然无法理解开眼看世界的郭嵩焘。在李鸿章看来,王闿运不过“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”,在郭嵩焘眼中,王闿运则纯属“惟一意矜张,以攘夷狄为义,而置民父于不顾;必使覆国亡家,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”。

郭嵩焘斥王闿运,让人想起《打金枝》中唐代宗斥郭子仪。前者剑拔弩张,后者和风细雨,目的却只有一个,那就是维护稳定大局。郭子仪身为朝廷重臣,对人生、价值和世界的看法,自然与生于深宫之中、长于妇人之手,除了自我感受之外,对外界人情世故一无所知的儿媳升平公主不一样;身为丈夫的郭暧,与在家为岳丈,在外为一国之君的唐代宗,对人生、价值和世界的看法,自然又有不同。

郭子仪考虑的是“家”,唐代宗考虑的是“国”,郭暧考虑的是“情”。期间的每个人,都站在自己的位置,观世界、人生和价值,得出符合每个人身份的结论。其实,三观问题,就像照镜子,你哭,它也哭;你笑,它也笑。哭过笑过之后呢?  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